爱好文~爱好问
满足你的每一份好奇

明明是异性恋,为什么会喜欢上自己的闺蜜?

“你是否怀疑过自己的性取向?别担心,人类的感情本就纯粹而热烈。当你某天对他人有着深深的情感渴望时,希望你不要局限于性别,炽热美好的感情不必被束缚。”

我们之前发布过几篇关于“同性恋”的咨询答疑,后台收到了不少小伙伴们的留言。其中不乏关于自身性取向的疑问、无法理解并接受自我性取向、同性恋爱关系的破碎、社会歧视压力等方方面面的提问。

当然,最多的还是明明自认为是直女,却喜欢上了闺蜜…由此引发的不必要的恐惧心理。

如果你也身为直女,却也有过对女生心动的瞬间,甚至因此怀疑过自己的性取向,那么本篇内容你一定不要错过~
女性比男性多了些“弯曲自如”

性恋在女生间非常常见,绝大多数女性本身就不是钢铁直女。

一则针对女性的研究中,在面对性刺激时,82%的参与者对两性都有性冲动,74%自认为是“异性恋”的女性对男性和女性都有强烈的性冲动。

如果你们见过女生发在抖音的作品下其他女孩子的评论,就会知道一些直女之间的夸赞绝不仅仅是“商业互吹”,而多多少少是带点“性奋”在其中的。

就“老婆们”的那些评论,大家肯定都刷到过,我就不截图给你们了。

还有研究发现,60%的异性恋女性都承认自己对其他女性产生过性吸引,50%的异性恋女性承认自己对女性产生过性幻想。

此外,这份研究中45%的异性恋女性都和女性亲吻过。

大家熟悉的P站多年以来的数据调查则显示,“女同性恋”是最受女性用户欢迎的关键词。

也就是说,即便是直女,想涩涩的对象也不一定只有男性。

写到这里,小助理直接反驳:

“谁说我看见姐妹就想涩涩了。我对老婆们的喜欢与性无关!”

不用急,往下看——

女生间发生的浪漫,不一定与性有关

女生喜欢上女生时,当然并不一定需要有性吸引,也可以是发生了浪漫吸引

两种吸引看似很好区分,对于女性而言却格外容易被混淆。

一方面是因为,不论是性吸引还是浪漫吸引,都会让我们产生身体上亲近对方的渴望

同时,由于女性并不总能清晰地感知到自己的生理性唤起,有时难以意识到自己性吸引的存在,或者误将性吸引当作浪漫吸引。

那么,二者的区别究竟在哪呢?

性吸引,是由生理性的性冲动驱使的渴望

当性吸引发生时,让我们产生兴奋和愉悦感的往往是对方的外在。

此时,对方可能频繁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中,不过我们的幻想很少关注对方的人格和内在。

浪漫吸引则是由情感驱使的渴望

当浪漫吸引发生时,我们的兴奋和愉悦感来自于完整而深刻地看见对方。

我们会渴望与对方建立情感联结,每多了解对方一些,都会在给我们带来满足感的同时,更想要靠近TA。

我们喜欢和欣赏着她,不仅强烈地渴望着与她相处的时间,想要与她亲近拥抱,且其中并没有任何性的意味。

她是闺蜜,但更是灵魂伴侣。

我们希望她拥有一切世间最美好的东西,只因为我们发自内心地热爱着她的存在。

这种强烈的情感渴望,其实便是不包含任何性渴望的,纯粹的浪漫吸引。

这样的吸引在异性恋女性的友谊中其实并不算少见,只不过我们不一定能意识到自己的感情已经不同于普通的友情。

同时,这些吸引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

我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、不同场景、不同环境中,都可能发生很大的变化。

那可能有人要问了,只产生了“浪漫吸引”,但是没有“性吸引”,算不算同性恋呢?

这就不得不重新回到定义了——

 

怎样算“女同性恋”?

女同性恋,英文Lesbian,常被简写为“les”。

一方面属于性倾向的一种,指女性对同性产生情感、爱情或性的吸引

另一方面,女同性恋也代指女同性恋者这一群体,就是被女性吸引的女性。

在异性恋群体中,常把“女同性恋者”称为“女同志”、“百合”、“拉拉”等,但les之间通常不这样称呼。

基于社会的性别刻板印象,女同性恋被依据性别气质划分为T(性别气质偏阳刚)、P(性别气质偏阴柔)、H(性别气质偏中性)不同的性别角色,但随着社群的发展,女同性恋的性别角色也有了更多元的变化。
女同性恋性别角色分类

外型“阳刚”:T

对于外观偏“阳刚”的女同性恋的称呼,来源于英文单词tomboy,但与这个单词的原意不同,类似英文分类中的butch。中国香港又称“TB”。

除此之外关于T的分类还有:

铁T(Stone Butch):在性行为中不喜欢自己的肢体被接触的T,但可以在与伴侣的性爱中达到高潮。

奶T(Baby Butch):外貌上年轻、天真的T。

在女同性恋文化中,关于T的认知变得更加多元,T不再是“想当男人的女人”,而是以“阳刚”来反抗由男性主导的社会中女性的单一形象,对于“阳刚”与“阴柔”的定义也更加弹性,因而有了“娘T”这类更加多元的角色。

外型“阴柔”:P

和西方国家的分类femme相同,中国台湾将更“女性化”的女同性恋称为“婆”,在中国大陆称“P”。

在早期对P的偏见中,P被认为是柔弱、被动的“异性恋”女性,因为P容易被T的“男性气质”吸引而和同性发生恋爱关系。

随着现代社会对女性和女同性恋定义的不断扩大,P也更加积极、强势地认同了自己的身份,从而更多地去欣赏T与男性的不同之处。

和T的性别文化一样,P的分类也慢慢多元了起来,有了“爷P”、“女强P”等说法。

外型“中性”:H

H是一个在大陆女同性恋圈子中特有的词汇,表示Half,是T和P中间的一种分类,可以在T与P之间转变。

在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,类似的概念则是“不分”和“No Label”。

在过去的女同性恋TP模式下,受到“去性别化”和“去刻板印象”思潮的影响,越来越多年轻的女同性恋习惯用“H”或“不分”来定义自己的角色,摆脱二元的性别模式。

为什么社会对于女性同性关系有更大的包容性?

虽然男性女性同样可能在某一阶段发现自己不太“直”,从研究来看,女性的性取向相对男性确实更为灵活

但是,这并不意味着男性比女性在性取向上天生更“死板”。
男女在性取向灵活程度上的区别,很有可能来自于社会对待二者的“双标”
一方面,社会对男性的同性行为往往表现出明显的排斥,认为其有损男性气质;另一方面,对于女性的同性行为则更多地是一种忽略和“看不见”,认为女性之间亲密一点很平常,而很少将女性间的互相吸引联系到爱情上。

比如,对待女生与女生之间的喜欢,存在一种挺普遍的视而不见。

尽管这种视而不见源于对女性间感情的贬低和轻视,却也变相地让女性间的同性情感拥有了更灵活发展的空间。

相比之下,同性亲密行为更容易遭受排斥的男性,则往往倾向于在同性关系中表现出更明晰的边界。

比如,女性好友之间手挽手上街、睡在一张床上、时不时对着彼此撒撒娇等行为,在直男之间并不常见。

社会对于女性同性关系的相对包容,给予了女性在同性关系的体验中更多的自由。

值得强调的是,性取向灵活这件事,并不等于女性更容易改变自己的性取向,也不等于女性都是双性恋。

有时候我们会开玩笑用“掰弯”来形容我们性取向的灵活性。

不过,如果在女性性取向的话题上稍微较真一些,更严谨的说法不是被“掰弯”,而是一些女性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发现了自己对同性的爱意

不少人(不止女性)在探索自身性取向的过程中,还可能遇到另一个困境是,当性取向作为我们个人身份认知的一部分时,对于自身性取向的认知的深入,很有可能是一段让我们的内心五味杂陈的过程。
探索性取向的过程中,很可能夹杂着好奇、诧异、不安、甚至意味着面临“背叛”原先身份的罪恶感,和来自外界的评判。
但其实,性取向这一概念的建构,本就是为了让每个人充分了解完整的自己,而不是为了限制我们的爱与吸引。
如果给自己的身份下一个定义太过艰难,那便不用急着思索出一个适合自己的标签。
毕竟我们在人世间的热爱与悸动,本就先于一切概念而存在。
以上。

点击 ➡️ 立即加入 ⬅️
打开新世界的大门
  
赞(3)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爱好文 » 明明是异性恋,为什么会喜欢上自己的闺蜜?

评论 抢沙发

满足你的每一份好奇